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富隆咨询,一条全长218公里的“最美旅游公路”蜿蜒于山峦间,一路风光旖旎,成为广东不少自驾游客的最爱。
其背后,离不开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集团”)的施工建设。2024年,中建集团在广东实施助力项目1292个,总投资额超290亿元。
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建设的关键力量。省委书记黄坤明强调,要动员更多社会帮扶力量,发挥好央企、地方国企、民企和高校的特色优势,更深入发动各方面力量主动投身“百千万工程”。
在城乡建设等“百千万工程”诸多领域,央企带头、国企跟进、民企参与、多方力量参与的格局正在形成。《南方》杂志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以国资国企为例,其发挥专长,以企业思维、市场模式精准切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平衡难题,引导各企业结合自身行业优势,通过多元化帮扶措施,在帮扶地区开展产业合作,推动“输血”向“造血”转变。
产业“造血”,激活粤东西北内生动力
产业有序转移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要抓好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协同发展。”“推动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建立更加紧密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省委书记黄坤明、省长王伟中多次提到“产业”。
国资国企以重大项目支持粤东粤西粤北产业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取得实效。2024年9月4日下午5时,在历时128小时的液化天然气(LNG)接卸作业后,惠州LNG接收站首艘抵达的LNG船舶“科罗尼斯”轮缓缓离泊,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试运营。
作为国家重大外资项目—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的重要配套项目,惠州LNG接收站有利于带动高效清洁气电、城镇燃气等上下游项目落户投资,也是广东能源集团助力惠东县打造百亿级天然气产业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的关键一环。
广东能源集团负责人表示,近两年在粤东西北地区投资项目超50个,完成投资额约360亿元,每年带动就业人数近2万人,阳江青洲海上风电、惠州大亚湾综合能源站等大型能源项目相继投产。
把镜头转向清远。2024年11月11日,伴随着石料破碎以及运输皮带廊道传出的隆隆声响富隆咨询,广东建工控股集团投资的清远英德银坑建筑石料矿山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总投资约29亿元,可创造700个就业岗位,预计每年为当地贡献1.1亿元税收。
“我们结合自身产业布局,推动企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向县镇延伸流动。”广东建工控股集团负责人介绍,公司按照“光伏+‘百千万工程’+EOD”合作模式,在粤东西北地区布局投资41个项目,项目总投资297.83亿元。在肇庆投资13.86亿元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园、在茂名投资6.78亿元建设建筑工业化智能科技产业园,预计每年可为两地贡献税收约1.2亿元,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国资国企探索的产业园帮扶模式,以市场化方式给粤东西北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截至2024年末,广州全市国企资产总额突破7万亿元,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广州国资国企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拥有汽车、医药、轨道交通、要素资源交易等一批龙头企业,以及近400家高新技术企业。”广州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曾涛表示,很多国企作为产业链的“链主”,有着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通过产业配套和产业转移,带动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协同发展。
“广州市国资委强化统筹谋划,以激励政策为指挥棒,鼓励国企到帮扶地域投资兴业。”曾涛举例道,广州市属国企入驻梅州、清远、湛江等产业园投资兴业,培育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广梅产业园引入广汽集团、广药集团等7家广州市属国企26个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3.24亿元,带动就业约5000人。2024年,广梅产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同比增长45.5%,历史首次突破百亿元。广清空港新城引入5家市属国企1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21亿元,目前已累计投资21亿元。
乡村振兴,唤醒当地资源禀赋
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乡村怎样走出适合自己的振兴道路?国资国企能给乡村振兴带来怎样的变化?
国资国企将先进的珠三角经验复制到了粤东西北。汕头市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也是全国12个海岛县(区)中唯一的全岛域4A级旅游景区,南澳县也确立了“工业不上岛”的理念。怎样让海岛旅游的流量变成留量?
“深业集团在高科技农业、农旅项目建设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形成了‘四季田园’系列品牌和规模优势。深业集团把‘四季田园’模式带到南澳,总投资约6500万元。”深圳市国资委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运营稳定后,预计年均收入超1000万元。
“该项目探索出了合作新路径富隆咨询,采取‘政府搭台+国企赋能+镇村参与’的模式,由政府牵头主导,深业集团旗下农科公司派驻农业专业团队进驻,与南澳县后宅镇组建合资公司负责运营管理,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共同参与。”在深圳市国资委负责人看来,这是南澳资源禀赋与深圳国企技术、经营管理优势的深度结合,是推动乡村产业规模化、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与此同时,以多方联动实现共建共享共赢,也是国资国企的探索解决方案。走进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龙潭村,顿感进入别样的世界:旧墟风情街上分布着诸多具有民国风情的电影院、店铺、民宿等,结婚小镇、亲子农场等颇为吸引眼球。不远处,万亩良田水稻飘香,一派水乡田园宜人景色。
2021年7月起,广州市属国企越秀集团主动作为,在鳌头镇打造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成为广东唯一通过财政部“2021年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备案的项目。预计20年仅土地房屋租赁即可为当地带来约1亿元增收。
“我们通过建立‘政府+国企+民企’投资模式带动总投资超20亿元,其中越秀集团投资约7.8亿元,并引进农业、文旅企业。”越秀集团乡村振兴办公室副总经理王青希望,能探索出“国企带动社会资本、运营前置市场化运作、三产融合联农带农”的乡村振兴模式,走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振兴之路。
曾涛表示,广州国企正在探索实践“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运营模式。珠实集团打造的从化南平静修特色小镇,累计投入资金1.23亿元,帮助村集体收入从31.2万元增长至15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由1.62万元增长至3.8万元。广州发展集团在开拓光伏业务过程中,成立农业公司联合民企共同推进“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产业模式。
联农带农,带动农民增收
“坚持用全产业链理念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进一步延伸拓展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黄坤明始终牵挂着农民的增收问题。
近年来,国资国企在粤东西北建起一条条特色农业产业链,为农民织就增收致富梦想。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荔枝是广东农业传统优势产业,平均全球每三颗荔枝就有一颗产自广东。“因为保鲜难、加工难等问题,97%以上的荔枝都是当季鲜食水果。尤其是荔枝市场存在明显的大小年现象,荔枝价格呈现年际波动,影响农民增收。”广药集团王老吉荔枝公司副总经理胡伟佳表示。
如何帮助农民解决“丰产不丰收”的难题?延长产业链是关键。广药集团总投资7亿元建立“广东荔枝跨县集群产业园”,在粤西茂名、粤东汕头打造两大荔枝深加工示范基地。广药集团推出“荔小吉”系列深加工产品,其中海盐荔枝饮料上市当年便实现市场销售规模超亿元,
“我们创新打造‘订单农业产销联结模式’,以采购帮扶带动农户长效增收。”胡伟佳算了一笔账,2023年,广药集团在茂名、汕头等地采购约2800吨荔枝鲜果进行榨汁,覆盖村集体约70个,涉及农户7000余家,促进农户增收1800~2500元/人。与此同时,针对黑叶、怀枝等低效荔枝品种面积占比大的问题,联合茂名完成品种改良面积2000余亩,预计每亩每年将增加5倍以上的收入。
与此同时,国资国企发挥所长,结合当地资源禀赋,探索富民兴村新路径。深圳市国资委负责人举例道,汕头市隆都镇是中国狮头鹅原产区。深投控公司发挥下属深担集团金融服务专长,专项打造狮头鹅“肉鹅贷”和“种鹅贷”,帮助养殖户解决融资难题。为助力毛纺织业发展等推出“毛线贷”“横机贷”等乡村振兴系列金融产品12个,引金融活水浇灌乡镇经济。
深圳交易集团帮扶河源市麻布岗镇创新实践“碳普惠+乡村振兴”,推动全县实现超67万吨林业碳普惠线下交易,为54个村集体增收1000.82万元,让村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时创新农产品权益交易,挂牌河源市稻田收割权、南山古树荔枝采摘权等,最高溢价率890%,极大提振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郭芳 史成雷
【通讯员】王鑫 冯文 梁剑宝 卢婷玉 俞岚
【本文责编】郭芳
【频道编辑】周丽娜 温柔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李芳宇 刘树强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5年第9、10期
富隆咨询
华泰优配_股票配资炒股平台_线上杠杆配资炒股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